原来这才是免疫力下降的原因
<p>免疫力,是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,它能够抵抗外界疾病的侵袭。但是如今人们却很少能够注意到自己的免疫能力,只是觉得小孩子才需要提高它,自己身强体壮,怎么会轻易生病呢?</p>
<p><a title="原来这才是免疫力下降的原因" href="/getfile/image/byoid/620b5272c0f41719e1321938.jpg"><img style="display: block; margin-left: auto; margin-right: auto;" src="/getfile/image/byoid/620b5272c0f41719e1321938.jpg" alt="" width="444" height="333" /></a></p>
<p> 其实,不论怎样,我们的身体都会受到疾病的侵袭。最主要就是有两大原因,他们分别是低体温和少运动。</p>
<p> 白血球可以称之为免疫系统的中枢。一旦我们的体温上升,它就会变得贪吃,使得杀菌能力随着变得更加活跃。</p>
<p> 感冒或者是身体状况不太好时,经常会出现发烧的症状。这就说明了此时的免疫军队正在努力奋战,也同样是因为体温的上升,使白血球的免疫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。</p>
<p> 现代人的免疫力比以前的人弱</p>
<p> 我们要知道,体温越高免疫力就越强;相反,体温越低免疫力便会越低。</p>
<p> 50年前的日本,人们的平均体温在36.8℃,而现在却下降到了36.2℃~36.3℃,实际上大部分人的体温也只有35℃而已。也就是说,现在的人们的体温比以前下降了接近1℃,代表着免疫力也下降了30%左右。</p>
<p> 另外,我们同样要注意,一般情况下,癌细胞在35℃的环境下最容易繁殖,反之,一旦温度超过了39.3℃,其就会凋亡。这便说明了为什么体温经常在35℃的人会容易得癌症。</p>
<p> 体温低同样也是各导致种大小病的原因</p>
<p> 一旦体温下降,免疫力就会下降,因此除了癌症以外的其他病症也很容易发生。体温一下降身体几乎就会出现不适的情况。</p>
<p> 免疫力会下降的两大原因;</p>
<p>1.生活中运动减少,身上的肌肉变少,身体随之变冷变寒。</p>
<p>2.过着“不运动”的轻松生活。</p>
<p> 不使用肌肉会导致免疫力下降</p>
<p> 现在普遍的人都过着轻松舒适的生活,运动量极少,这便是体温低,免疫力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。</p>
<p> 在以前,无论是上下班,做家务还是生活中的各种大小事宜,我们都会亲力亲为。而如今,越来越多的智能电器家居,以及便利的交通工具等等进入了我们的生活,许多的事情做起来就会简单许多。因此,我们的运动量也会随之减少,导致使用肌肉的机会也会同样变少。那么如果我们长期不使用肌肉,会有什么后果吗?</p>
<p> 我们要清楚,人的体温中约有40%都是由肌肉负责产生的,如果肌肉不能够及时地产出热量,我们的体温就会变低,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。相反,使用肌肉,体温就会升高,只要我们坚持运动流汗,我们的免疫力也会随之提升。</p>
<p> 做步行运动对于提高免疫力有很大的效果。经常做运动和锻炼下半身,也是非常有助于为我们打造一个健康的身体的。</p>
<p> 免疫力是人体的重要保障之一,但是我们都知道,免疫力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。这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</p>
<p> 激活免疫力的办法</p>
<p><!-- [if !supportLists]-->1. <!--[endif]-->要有充足的睡眠</p>
<p> 我们要注意,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,很容易出现由睡眠不足导致的荨麻疹等等与免疫力下降有关的疾病,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。</p>
<p> 充足的睡眠一般指的是要保证醒来时有足够的体力,精神充沛。一般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~8小时。</p>
<p><!-- [if !supportLists]-->2. <!--[endif]-->多喝酸奶</p>
<p> 有研究发现,酸奶可以降低体内“坏”胆固醇的水平,也会将尿路感染的风险降低47%左右。某些酸奶中所蕴含的益生菌,也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。</p>
<p><!-- [if !supportLists]-->3. <!--[endif]-->每周坚持锻炼</p>
<p> 美国国家图书馆的一项报告显示,运动能够“冲洗”肺部的细菌,提高免疫系统检测疾病的能力。虽然现代工作人的压力普遍比较大,但我们也要保证每周有足够的运动时间,每次的运动时间尽量保持在30~60分钟。</p>
<p> 总的来说,体温和免疫力有莫大的关系。我们也要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,了解如何才能保持体温,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。</p>
<p> </p>
<p> </p>
<p> </p>
<p> </p>
<p> </p>
<p> </p>
<p> </p>
<p> </p>
<p> </p>
<p> </p>
声明: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劲元堂作为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储存服务
参考文献:
[0]李健.对症药膳图解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[M]武汉:武汉出版社,2010.ISBN978-7-5430-5391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