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痛,不是简单的“脑袋疼”,中医里是按经络来划分各部分头痛,比如后脑勺痛可能与太阳膀胱经有关,前额痛多涉及阳明胃经,两侧偏头痛则常与少阳胆经相关具体如下。

后脑勺痛属于太阳膀胱头痛。这包括脑后边头痛,还有整个颈项痛,会出现发热、恶寒、恶风这些现象。
前额头痛属于阳明胃头痛。像眉棱骨疼痛、前额痛、眼眶发胀等症状,都是胃经头痛。
两侧头痛为少阴胆经头痛。症状有太阳穴两侧至耳上部疼痛常伴随口苦、眼睛发花等。如果是左侧偏头痛一般和肝血不足有关,尤其是经期过后的妇女,如果右侧偏头痛一般和肺气不降有关。
头痛而重为太阴脾湿头痛。“头如裹”的沉重感是太阴脾湿所致,同时还伴有四肢酸疼且感冷,出现呕吐、食不下的问题。
头痛而咽喉干痛为少阴心肾头痛。会出现小便发红、少气懒言、皮肤干燥等症状。
头顶痛为厥阴肝头痛。常出现干呕、四肢冰冷、嘴唇发青紫色、腹痛等症状,多因情志不舒或纵欲过度导致。
还有一种头痛叫血虚头痛。症状习惯性摇头。
淤血头痛。如果头部内有淤血,也是会出现头痛,严重时可能引发癫痫。主要症状是呕吐,当患者出现喷射状呕吐的话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
通用止痛第一步:疏通“消气穴”
所有头痛都可先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,这组"消气穴"能快速疏泄肝火、通畅气机。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、二跖骨间,行间穴在第一、二趾间,用拇指从太冲向上推至行间,每次3-5分钟,能有效缓解因情绪紧张、压力过大导致的头痛。
三焦经是人体的"出气筒",对偏头痛尤其有效。当偏头痛发作时,先用拇指找到头部痛点边揉边推,再按揉肘部的清冷渊、天井穴和手腕的外关穴,三焦经气血通畅后,疼痛通常能迅速缓解。临床实践表明,对三焦经进行刮痧或按摩,还能调节内分泌,改善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头痛。
对症求解
所有的头痛其实都与“气”有关,都可以先揉“消气穴”也就是太冲穴揉到行间穴来缓解,然年后再根据情况做如下选择:
1. 偏头痛:来去无踪的偏头痛,大多与三焦经运行不畅相关。位于肘部的清冷渊穴、天井穴,以及手腕处的外关穴,是缓解偏头痛的关键穴位。
具体方法:先用拇指找准头部痛点,采用揉推结合的手法,先疏通局部筋结,再重点按揉外关穴(腕背横纹上2寸,尺骨与桡骨之间),往往能使头痛得到缓解。
三焦经作为人体气机运行的重要通道,主司水道与气化功能,为水火运行之道路,通过按摩或刮痧此经脉,不仅能调节内分泌系统,对长期情绪失调引发的头面部不适及更年期症状也有显著改善作用。建议每日按摩2次,每次5-8分钟,按压力度以酸胀感为宜。
2. 前额与眉棱骨痛:一般与胃经失调有关。从第二、三脚趾间的陷谷穴(足背第二、三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)向内庭穴(足背第二、三趾间,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)方向按摩数分钟,可有效疏通胃经气血。此外,脾经的公孙穴(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,赤白肉际处)作为络穴,能同时调理脾胃表里病症,对缓解眉棱骨痛同样有效;膀胱经的京骨穴(足外侧,第五跖骨粗隆下方凹陷中)也是不错的选择,按揉时以酸胀感为宜。建议每个穴位按揉3-5分钟,每日1-2次,可单独使用或配合操作,根据个人耐受度调整力度。
3. 耳上部头痛:当疼痛集中在头部两侧、耳朵上方区域时,可从胆经入手调理。胆经上的风池穴和阳陵泉穴是常用穴位,风池穴位于后颈部,低头时后颈最突起骨头下方两侧凹陷处(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);阳陵泉穴则在小腿外侧,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。按摩时可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,每次3-5分钟,两侧穴位交替进行,每日2次,能有效缓解少阳经头痛。
4. 太阳穴痛:首先按摩太阳穴看能不能得到缓解,如果不能则可以按摩胆经风池穴、阳陵泉。或者按摩胃经的头维穴、陷谷穴,它同时对眉棱骨同和头痛如裹都有效。
5. 头痛如裹:可以先按摩阴陵泉穴(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)缓解此症状的主穴。按摩时以中等力度持续按压。建议每日2次,每次3-5分钟,按压力度以酸胀感为宜。
6. 头顶痛:头顶中央区域的疼痛属厥阴经病症,百会穴(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处)是缓解头顶痛的重要主穴,可用拇指指腹按压或温和艾灸。建议每日2次,每次3-5分钟,按压力度以酸胀感为宜。
7. 后头痛:后头部疼痛多与太阳经相关,京骨穴(足外侧,第五跖骨粗隆下方凹陷中)是缓解后头痛的主穴。建议每日2次,每次3-5分钟,按压力度以酸胀感为宜。
8. 肾虚头痛:肾虚引发的头痛,太溪穴(足内侧,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)是常用主穴。建议每日2次,每次3-5分钟,按压力度以酸胀感为宜。
9. 头颈僵痛:颈项僵硬伴随疼痛时,列缺穴(前臂桡侧缘,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1.5寸)是缓解此症状的主穴。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按压,同时缓慢活动颈部。建议每日2次,每次3-5分钟,按压力度以酸胀感为宜。
10. 一侧头痛:左侧偏头痛可按揉曲泉穴(膝内侧,屈膝时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凹陷处),右侧偏头痛可按摩尺泽穴(肘横纹中,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)。建议每日2次,每次3-5分钟,按压力度以酸胀感为宜。
11. 淤血头痛:当头部出现顽固性疼痛并伴随呕吐症状时,需警惕瘀血内停的可能。这种情况多提示颅内病变,应及时就医检查,不可单纯依赖穴位按摩。
12. 酒后头痛:饮酒后的头痛可通过十指梳头的方法缓解,重点梳理头部两侧的胆经,同时按压率谷穴(头部,耳尖直上入发际1.5寸)。建议每日2次,每次3-5分钟,按压力度以酸胀感为宜。
温馨提示:本文分享健康图文信息,仅供大家参考学习,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。如有需要,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本文内容由编辑处理,图文皆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