喘症主要的表现特征为急促,在《皇帝内经》中记载了喘,有“喘息”“喘呼”“上气”等名称。喘证既是自觉证,又是他觉证。
喘证与气短同为呼吸异常,但喘证是以呼吸困难,甚至张口抬肩,不能平卧,有虚实之别。实证声高气粗,虚证声低气弱。气短即少气,是以呼吸浅促,气息低微,说话时感觉气不够用为主要特征,属气虚不足所致,多为患者的自觉症状,不若喘证有形可征。
在《伤寒论》中太阳病中,桂枝加厚朴杏子病脉证改善的喘证,是太阳肺表。尤在泾在《伤寒贯珠书集》中提到此证是“胸中之气不利”,所以要以桂枝汤解太阳表证,以厚朴、杏仁宣畅气机,降逆止咳。
在《金匾要略》中苓甘五味姜辛汤以及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等,虽以肺喘表现,本质是脾虚肾寒,水气上凌,与肺无关。故温肾纳气健脾益气为治则。这个方子用在一个几十年老哮喘病人效果很好。
还有小青龙汤证,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,干呕,发热而咳,或渴,或利,或噎,或小便不利、少腹满,或喘者,小青龙汤主之。小青龙汤证中“伤寒表不解”,指发热、恶寒、无汗、头痛、身痛等症,这个病机与麻黄汤症基本相同。但这个方法要慎用方中麻黄、细辛性烈,体虚之人必拔肾气,虚上加虚。错用小青龙汤而致眩晕、气短的病人我见过,后用归脾汤调。
麻杏甘石汤这个方法可用于邪热壅肺,但喘因汗闭,汗出则喘当愈。今汗出而喘,未言恶寒,则知其邪不在表,而属误用汗下,使邪热内传,肺热壅盛所致。麻杏甘石汤使用前的症状可见咳嗽、兼有口渴、苔黄、脉数等症,这个方法清热宣肺平喘。广泛用于风热感冒、肺炎、支气管炎等肺热炽盛之症。
(注:文中所载药方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)
[1]赵永强.解读《伤寒论》太阳病篇喘证[N].中国中医药报,2019:第4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