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血不足如何调理

<p>气血不足比较普遍,身体不管是哪个方面问题,时间久了,必将会牵连到气血的盛衰与循环。</p> <p>&nbsp;</p> <p>一个人健康的标志就是气血充盈,畅通无阻没有瘀堵。湿气、脾虚、肾虚、阴虚、阳虚等问题长期不调理,都会逐渐演变为气血不足或者循环方面的问题。</p> <p>&nbsp;<a title="气血不足如何调理" href="/getfile/image/byoid/6386c464bdcada0e0a4a83d2.jpg"><img style="display: block; margin-left: auto; margin-right: auto;" src="/getfile/image/byoid/6386c464bdcada0e0a4a83d2.jpg" alt="" width="355" height="266" /></a></p> <p>气血到底是什么?</p> <p>不少朋友存在困惑:气血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么?到底以着怎样的形式存在?</p> <p>《黄帝内经》说:"人之所有者,血与气耳。"气血对人体就如同汽车中的汽油,没有汽油,汽车基本废了;洞样,人体气血不足,就没有动力去做任何事情,因为没有能量。</p> <p>&nbsp;</p> <p>气血实际上是两个概念:气和血</p> <p>气难以用肉眼观察到,是无形的。气在体内运行不息,主要起推动作用,就像风推动船往前走一样,气能使一切营养物质输布于全身;除此之外,气还能保护人体,防御外邪,常见的过敏气虚体质,说的就是这种防御适应能力。气也分好多种,包括五脏之气,脾气,肾气,肺气等等。</p> <p>&nbsp;</p> <p>血是在脉中循环流动,运载精气的有形液体,为脏腑经络、形体的活动提供营养物质,血盛则形体也盛,血衰则形体衰,看一个人面色嘴唇苍白,一般是血不足了。</p> <p>&nbsp;</p> <p>中医有&ldquo;血为气之母,气为血之帅&rdquo;之说,二者是相互依赖的关系,谁也离不开谁。血的化生与运行必须依赖于气的推动作用,气滞血亦滞;但气的这一功能的实现,又须依赖血的营养。气和血一阴一阳,气无形而动,属阳,血有形而静,属阴,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.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。不少朋友手脚冰凉,特别是冬天,可能是气血不足,无法滋养四肢所致。</p> <p>&nbsp;</p> <p>为何会气血不足</p> <p>&nbsp;</p> <p>①持续性过度消耗</p> <p>用眼过度,肝开窍于眼,眼得血能视,长期连续用眼不止损害视力,而且耗血伤肝,间接损伤肝的藏血功能;思虑过度,想的多,大脑从不停息,这个可能和性格有关,胡思乱想,敏感多疑之类,其实都是耗气血,伤肝伤脾看起来一天啥也没干,但心累的很!</p> <p>&nbsp;</p> <p>②饮食问题</p> <p>饮食结构不合理:吃的太素,不吃肉,不吃油,结果营养不够,"巧妇难为无米之炊",没有丰富的食材,再好的脾胃也不能无中生有的造出气血;过度节食,减肥,每天只吃水果蔬菜,不错,最终减肥成功了,但面色憔悴,疲惫不堪,想正常吃饭胃口也不大好了,本质是先伤</p> <p>脏腑再伤气血;</p> <p>&nbsp;</p> <p>③脏腑问题</p> <p>在上面气血的生成中也说了,脏腑共同作用才生成了气血,如果任何一个脏腑出现问题,比如湿气大,肾虚,肝受损,胃炎,肠溃疡等等,会间接影响气血的生成。饮食再合理健康,生活再好,脏腑不好,也会导致气血不足。</p> <p>&nbsp;</p> <p>④慢性病</p> <p>比如痔疮持续出血,时间久了会贫血,其实也是气血不足的一种表现。</p> <p>&nbsp;</p> <p class="MsoNormal">如果你经常感觉不在状态,也说不上哪里问题,就是感觉虚,要考虑是否气血不足了,气血不足不光影响颜值,长期的气血不足,脏腑四肢都无法得到滋养,容易出现早衰。</p>
声明: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劲元堂作为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储存服务

参考文献:

[0]李健.对症药膳图解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[M]武汉:武汉出版社,2010.ISBN978-7-5430-5391-5

文章推荐
暂无数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