肚脐出现了这些变化请小心!中医看脐辩症保健康

大家知道吗?在中医眼中,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的肚脐可是个了不起的地方!中医把它叫做神阙穴,神”,指元神、生命力;“阙”,意为宫门、要处,简单来说就是生命力出入居住的大门,它可是我们身体里距离五脏六腑最近的重要穴位。

4358.jpg

中医认为,肚脐不仅能反映健康状况,甚至能防病治病。它是少数我们能直接看到和触摸到的穴位之一,被视为养生要穴。古人说“脐为五脏六腑之本,元气归藏之根”,养护和按揉肚脐,有助于预防疾病、延年益寿。可以说,肚脐就是我们健康的“晴雨表”。

肚脐形状能辨疾病?很多人可能好奇或者不太相信。这是因为肚脐通过穴位与五脏六腑紧密相连,脏腑的问题常常会在这里显现出来,尤其是肠胃方面的问题,观察肚脐往往比较明显,来看看不同形状的肚脐可能向我们提示什么信息吧:

4359.jpg

1. 圆形(理想型):女性若为正圆形,通常表示身体健康,卵巢功能良好;男性则多精力充沛、血压正常,脏腑健康;

2. 横向型:有肝肺相关问题;

3.右月牙:需注意肝炎、十二指肠溃疡等;

4.上丁字型:肚脐眼向上延长,呈现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,建议多关注胃、胆囊和胰脏的健康;

5.小肚脐(圆形浅小):可能表示身体较虚弱、激素分泌异常、乏力、精神不振;

6.竖向(呈细缝状):需警惕肝硬化等肝脏疾病;

7.左月牙:可能提示肠胃功能不佳、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;

8.下丁字型:肚脐眼向下延长,呈现一个顶端向下的三角形,需留意胃下垂、便秘、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问题。

4360.png

图片由AI生成

特别提醒:别乱抠肚脐!虽然肚脐是个小凹陷,容易藏污纳垢,日常清洗也不容易彻底,很多人忍不住想用手抠干净,但这其实很危险!因为肚脐是内脏离外界最近的地方,用力抠可能会牵动内脏,万一抠破皮,还容易引发感染、发炎,甚至影响肠胃健康。

如果确实需要清洁,可以用蘸温水后的湿棉签进行擦拭,动作一定要轻柔,只擦拭边缘容易触及的地方即可,不必深入清洁内部。

而中医传统的脐灸法外治发就是在我们的肚脐上进行的,为什么我们的肚脐如此特殊呢?那是因为我们的肚脐皮肤薄,缺乏皮下脂肪,其下的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,周围的血管丰富。这使得肚脐屏障功能较弱,敏感度高,药物渗透和吸收能力强。而中医正是利用这个特点,发展出了独特的“脐疗”方法。

清代医家张筱衫的《厘正按摩要术》中记载:“脐通五脏,真神往来之门户也,故曰神阙”。也有说脐者,肾间之动气也,气通百脉,布五脏六腑,内走脏腑经络,使百脉和畅,毛窍通达,上至泥丸,下至涌泉。因此,在临床上,脐疗被广泛应用——将药物敷贴,或用艾灸、热敷等方法作用于肚脐,激发经络之气,疏通气血,调理脏腑,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。

4361.png

图片由AI生成

而常见的脐疗灸法有以下几种:

1.隔姜灸: 取鲜姜切片(直径2-3厘米,厚0.2-0.3厘米),中间刺孔,置于脐上,再放艾炷点燃。艾炷燃尽更换,灸至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。常用于寒性呕吐、腹痛、腹泻及风寒痹痛。

2.隔盐灸: 用纯净食盐填满脐部(或盐上放一薄姜片),再置大艾炷施灸。多用于调理伤寒阴证、吐泻或中风脱证。

3.隔附子饼灸: 将附子粉用酒调和制成饼(直径约3厘米,厚约0.8厘米),中间刺孔,放于脐上,再放艾炷施灸至规定壮数。常用于调理命门火衰所致的阳痿、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。

声明: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劲元堂作为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储存服务

参考文献:

1.百度百科.肚脐的形状与身体有什么关系[DB/OL].百度百科,2025.08.13. 2.百度百科.脐灸的好处[DB/OL].百度百科,2025.08.13. 3.百度百科.脐灸有几种方法[DB/OL].百度百科,2025.08.13.

文章推荐
暂无数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