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多朋友都深受高血糖的困扰,那如何科学的调理血糖呢?今天就告诉大家一种健康日常的调理血糖的方法,赶紧收藏起来吧!
中医认为,糖尿病(消渴症)的核心病机是脾肾功能失调,饮食调理需遵循“健脾化浊、清热养阴”原则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养:
用山药、薏米、燕麦等含糖量较低的杂粮替代1/3白米饭,既能保留饱腹感,又能减缓升糖速度。
玉米须桑叶茶:玉米须20克+桑叶10克,冷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,每日下午饮用200毫升。
黄芪山药饮:黄芪10克+鲜山药50克煮水代茶,适合易疲劳者补气健脾。
我们可以优先食用鲫鱼、鸭肉(去皮),等低脂蛋白的食物,日常饮食应避免使用红烧或油炸等烹饪方式,以免影响身体健康。同时禁止食用高糖高脂食物(如奶油蛋糕、炸鸡)等,这些会会加重脾虚湿困。
中医通过按压特定穴位,调节气血运行,改善胰岛素敏感性。以下穴位每日按摩5分钟,效果显著:
位置:小腿外侧,外膝眼下3寸,小腿前正中向外1寸。
方法:晨起用拇指按压,配合艾灸效果更佳。
位置:足底前1/3凹陷处。
方法:睡前用擀面杖滚压10分钟,缓解肾精亏虚。
位置: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。
方法:家人协助点按,每次3分钟,力度以微痛为度。
中医强调“治未病”,通过调整日常习惯,预防血糖波动:
日常注意放松情绪,可以多听一听轻音乐,看一看书籍,避免情绪过度紧张、焦虑,以免影响身体不适。
对于血糖较高的朋友来说,平时我们餐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,比如打太极步。自然站立,缓慢抬腿至45度,保持3秒后换腿,持续15分钟。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,降低餐后血糖。
高血糖并非不可战胜,中医通过“吃对+按穴+调习惯”的综合方法,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血糖平稳。只要坚持科学调理,你也能摆脱药物依赖,重获健康自由!
【1】百度健康. 血糖高不用慌!中医降糖指南:吃对+按穴+调习惯,稳糖更轻松〔DB/OL〕. 百度健康,2025-07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