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盗汗的偏方大全,不妨了解一下

小儿盗汗在生活中为儿科病症的常见表现形式,这类问题多数是因为自身体质较差造成。一般情况下,小儿盗汗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入睡困难,睡眠质量较差。并且盗汗症状大多出现在睡梦中,每天的生活也都有口臭相伴、食欲减退,面色苍白的症状,父母应寻找适合自己的疗法。中医认为,小儿盗汗主要是因为脾胃功能虚弱,不能正常地供给津液而导致。那么治小儿盗汗的偏方都有什么?

图片1.png

治疗小儿盗汗偏方大全

盗汗即睡中汗出,儿童汗症常表现为两种汗症同时发生,在中医看来,自汗则阳虚,盗汗则阴虚,儿童无故汗出,而盗汗可采用以下食疗偏方。

1、糯稻根泥鳅汤

功效:能止盗汗(病后或肺结核后)

材料:糯米藕30克,泥鳅90克。

做法:首先将泥鳅处理并清洗干净,放入食油中炸成金黄色。用水2碗(约1千克)煮糯稻根,煮至l碗时,放入泥鳅鱼煮汤。食用时将味道调好,连汤带鱼一起食用。泥鳅能具有滋补肾脏之功,对所发生盗汗具有一定益处及调理效果。


2、核桃莲子糊

功效:主治脾虚盗汗。

材料:核桃30克,莲子肉30克,黑豆15克,淮山药15克。

做法:将上述4味焙干研为细末,每服一次根据患儿进食量的不同,取粉末熬制成糊食用。可调节成味,也可调节甜味。煮的时候还可以加入适量的大米或者面粉使汁水更加粘稠。这种方式能够起到减轻盗汗的效果,是脾胃虚弱儿童的一个好办法,也能起到保护肠胃之功效。

3、黑豆小麦粥

功效:主治阴虚盗汗。

材料:黑豆,小麦。

做法:黑豆和小麦50克煮粥吃

4、黑豆圆肉大枣汤

功效:主治小儿表虚不固或营养失调型汗证。

材料:黑豆30克、龙眼肉10克、红枣30克黑豆30克、龙眼肉10克、红枣30克放入砂锅内,加水适量,文火慢炖1小时。每天分两次吃完,连服15日。如发生盗汗,此种食疗方法可收到好转作用。

怎样分辨宝宝盗汗

婴儿盗汗多发生于安静状态,其病因较多,不同病因可表现为不同症状,从这些症状和病因中,可分辨盗汗的程度。

1、因为缺钙导致的盗汗,这种情况表现为入睡后头脑会有明显出汗。此时枕头受到汗液的刺激,宝宝睡觉时头不断地往复运动,和枕头磨擦,时间一长就形成了“枕秃”。

2、假如宝宝不仅前半夜三更会流汗,而且半夜乃至天亮时也会流汗,这可能就是孩子得了什么病,而导致盗汗最普遍的就是结核病。怀疑结核病的话也可结合其他的一些表现进行判断,例如低热,食欲不振,脸颊潮红等等。

3、宝宝会有“夜睡盗汗”或“手脚出冷汗”的情况。很可能是因为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导致,这时睡眠中呼吸产生了不畅感,因为交感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发生种。


声明: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劲元堂作为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储存服务

参考文献:

[1]治疗小儿盗汗偏方大全[DB/OL],育儿百科,2021-12-25

文章推荐
暂无数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