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脐辩症知健康,脐灸外治有妙招

我们的身体上有一个常常被我们忽略,但在中医眼里却非常重要的部位——肚脐,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“肚脐眼”,但在中医里,却把它叫做“神阙穴”,神”,指元神、生命力;“阙”,意为宫门、要处,简单来说就是生命力出入居住的大门,因此古人将神阙穴称为“先天之本源,生命之根蒂,元神之阙庭,后天之气舍”。中医常说“肾为先天之本,脾为后天之本”,而脐,则被称为“五脏六腑之本”,可见“脐”的重要性。

4427.jpg

那么,有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肚脐,我们如何更好的利用它,为我们的健康添一份力呢?

智慧的古人就从胎儿借助脐带吸收营养得到启发,把它作为我们人体一个天然的“治病点”, 以它为中心施药,发展出了中医独特的“脐疗”法(神阙灸),包括隔姜灸、隔盐灸等等。除此之外,现在还有对这一古老智慧传承与创新的产品——脐灸散。

脐灸散的核心原理就在于“脐通百脉”,神阙穴是任、 冲、带三脉交会之穴,也是中、下焦之枢纽,临近胃及大小肠,与人体十二经脉、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、皮毛骨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生理、病理联系。清代医家张筱衫的《厘正按摩要术》中就记载了:“脐通五脏,真神往来之门户也,故曰神阙”。也有说脐者,肾间之动气也,气通百脉,布五脏六腑,内走脏腑经络,使百脉和畅,毛窍通达,上至泥丸,下至涌泉。同时,我们的肚脐皮肤薄嫩,皮肤深部没有皮下脂肪层,又有着丰富血管神经,更易于药物的穿透弥散和吸收,因此,脐灸外治法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。

4428.png

图片由AI生成

脐灸散相比传统的中医脐灸法更加便捷,只需使用配备的专用透皮剂打湿脐灸贴,再贴于穴位即可。并且,脐灸散并不是“千症一方”,而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,针对不同的健康问题和体质,精心调配了多种功效的专用配方,例如主要针对心烦、失眠、燥扰不安、潮热盗汗、口舌生疮等症状的心肝调理脐灸保健散,配方为生地、玄参、木通、黄芩、枸杞、莲子心、玉竹等药材,具有清心肝火 养阴除烦的作用;而另一款主要调理脾虚,寒邪凝滞引起的腹泻、腹痛、慢性肠炎、等症状的肠胃调理脐灸保健散,其配方则包含人参、白术、云苓、肉桂、 丁香、吴茱萸、 肉豆等药材。

4429.jpg

此外,还有专门针对肝气郁结、肾虚腰酸、气血经络不畅等问题的脐灸散,如肝气调理脐灸保健散、肾腰调理脐灸保健散、气血经络调理脐灸保健散等十几种慢性病脐灸散,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。

而除了通过神阙穴给药治病,中医还可以通过神阙穴来辩证诊疗。肚脐的不同形状,反映了身体的不同状况,而中医便可以据此来判断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,或者是否出现疾病,哪部分脏器容易出问题。

4430.jpg

1. 圆形(理想型):女性若为正圆形,通常表示身体健康,卵巢功能良好;男性则多精力充沛、血压正常,脏腑健康;

2. 横向型:有肝肺相关问题;

3.右月牙:需注意肝炎、十二指肠溃疡等;

4.上丁字型:肚脐眼向上延长,呈现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,建议多关注胃、胆囊和胰脏的健康;

5.小肚脐(圆形浅小):可能表示身体较虚弱、激素分泌异常、乏力、精神不振;

6.竖向(呈细缝状):需警惕肝硬化等肝脏疾病;

7.左月牙:可能提示肠胃功能不佳、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;

8.下丁字型:肚脐眼向下延长,呈现一个顶端向下的三角形,需留意胃下垂、便秘、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问题。

小小的肚脐,在中医眼中竟是如此重要的“神阙穴”,智慧的古人通过它发展出“脐疗”,创新的脐灸散,简便贴敷,让更多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法。不仅如此,它的形状,还是我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一扇窗口。看来,未来我们需要多多关注一下这个经常被忽略的地方,让它成为我们简便守护健康的一个“好帮手”。

声明: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劲元堂作为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储存服务

参考文献:

1.百度健康.中医中肚脐的作用[DB/OL].百度健康,2025.08.16. 2.百度健康.肚脐的形状与身体健康的关系[DB/OL].百度健康,2025.08.16. 3.百度健康.脐灸散的功效与作用[DB/OL].百度健康,2025.08.16.

文章推荐
暂无数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