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,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扰:明明吃得不多,体重却不断攀升,身体总是沉重乏力,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,肢体困倦得像灌了铅一样。其实,这些恼人的问题,很可能是脾虚、气虚导致的湿气重在作祟。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款能有效应对这些问题的神器——脾部调理脐灸保健散。
脾作为人体的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在维持身体正常运转中起着关键作用。而气,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。当脾虚与气虚同时出现时,身体的运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,湿气便容易在体内积聚。
脾部调理脐灸保健散,精选人参、三七、白术、云苓、半夏、厚朴、枳实、黄芪、焦三仙、甘草等多味名贵中草药,每一味药材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,共同为健脾祛湿发力。
人参,被誉为“百草之王”,具有大补元气、补脾益肺的功效。它就像一位能量使者,为虚弱的身体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,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,提升身体的抵抗力。
三七,活血化瘀的佳品,能够促进气血流通,防止湿气阻滞导致的气血不畅。它就像身体的清道夫,清除体内的瘀滞,让气血运行更加顺畅。
白术和云苓,堪称健脾利湿的“黄金搭档”。白术健脾益气,增强脾胃的消化能力;云苓利水渗湿,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。两药合用,从根源上解决脾虚导致的湿气问题。
半夏和厚朴,燥湿化痰、行气消胀。半夏能够化解体内的痰湿,减轻身体的沉重感;厚朴则能促进胃肠蠕动,消除腹胀,让身体更加轻松自在。
枳实,破气消积、化痰散痞,能够打破体内的积滞,促进湿气的排出。它就像一把利剑,斩断湿气积聚的根源。
黄芪,补气升阳、固表止汗,增强身体的阳气,提高抵御湿气的能力。阳气充足,湿气自然难以侵扰。
焦三仙,由山楂、神曲、麦芽组成,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。它能够帮助脾胃消化食物,防止食积导致湿气内生。
甘草,调和诸药,增强整个方剂的协同作用,让各种药材更好地发挥功效。
脾部调理脐灸保健散不仅功效丰富,其使用方法也十分简便。首先,将保健散敷在肚脐上,然后,配合艾灸装置进行温和灸疗即可。艾灸产生的热力与药效相互配合,形成双重作用,能够迅速激活脾部的功能,让药效更好地渗透到体内。
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用心养护好自己的脾部,拥抱更加健康、快乐的人生!
[1]百度健康. 脾部调理脐灸保健散〔DB/OL〕. 百度健康,2025-06-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