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秘难受?拉不出屎怎么办?中医辩证外治有方法!

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坐在马桶上,憋得脸红脖子粗,却感觉“只差一点点.......”没错,这就是便秘的困扰。它不仅让人身体不适,更影响心情和生活质量。在中医看来,便秘(也叫“大便秘结”)远不只是“几天不上厕所”那么简单,它反映了身体内部的某种不平衡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中医眼中的便秘,以及一些安全实用的居家调理方法。

一、便秘:不只是大肠的事

中医认为,便秘是指大便秘结,排便周期或时间延长,或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的病症。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。便秘可因外感寒热之邪、内伤饮食情志、阴阳气血不足等导致肠腑壅塞或肠失温润,大肠传导不利而产生。因此,便秘病位在大肠,但与脾、胃、肺、肝、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均有关联。

便秘.png

图片由AI生成

二、辩证分型

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根据便秘的不同症状,将便秘分为不同的类型,表现和应对方法也不同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:

1.热秘证:大便干结,不易排出,伴有腹胀腹痛,面红身热,口干口臭,喜饮凉水,小便短赤,舌质红,苔黄燥,脉滑数。

2.气秘证:大便秘结,欲便不得,腹痛连及两胁,得矢气或便后腹痛减轻,暖气频作或喜叹息,苔薄腻、脉弦。

3.冷秘证:大便秘结,不易排出,腹部拘急冷痛,拒按,手足不温,脉弦紧或沉迟。

4.气虚秘证: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,或数天不便但腹无所苦,临厕努挣乏力,心悸气短,面色无华,舌质淡,脉细弱。

三、中医外治法

针对不同的便秘类型,中医早有许多安全的外治法,一起跟我来看看吧(注意:严重或长期便秘请务必就医!):

1.适应证:热秘

(1)材料:田螺5~8个,食盐少许。

(2)制作方法:田螺加入食盐捣烂如泥状。

(3)用法:将田螺泥敷于脐部,外用膏药贴进行固定,每天1次,7天为一个疗程。

2.适应证:气秘

(1)材料:连须葱白50克,生姜、青盐各30克,淡豆豉15克。

(2)制作方法:葱白及生姜切粗丝。

葱.png图片由AI生成

(3)用法:将葱姜丝与青盐和豆豉混合后放入锅内大火翻炒至热,装入棉布袋内,趁热热熨腹部及腰骶部,冷后可再进行加热后反复进行热熨,也可采用在其上放置热水袋加热的方式。

3.适应证:冷秘

(1)材料:艾叶45克,附子、丁香各15克,乌药、制川乌、白芷、猪牙皂、花椒各9克。

(2)制作方法:上述药物混合均匀,分装入两个棉布袋中。

(3)用法:将药袋放入蒸屉中加热,趁热拿出热熨腹部及腰骶部,每天1次,每次20~30分钟,两个药袋可反复进行。

4.适应证:气虚秘

(1)材料:生白术、炒白术各20克,生黄芪、当归各10克,葱白、生姜各5,蜂蜜适量

(2)制作方法:上述前四味药物按比例混合粉碎成细末,葱白和生姜捣烂,蜜炼蜜后加入药粉和药泥搅拌均匀制作成3克大小蜜丸。

(3)用法:取一粒蜜丸填入脐内,外用膏药贴进行固定,上用热水袋热敷)~20分钟,每天1次,7~10天为一个疗程。

四、日常调护方法

除了针对性调理,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和改善便秘的基础,便秘患者平时应多饮水,多吃蔬菜、水果等富含水分和膳食纤维的食物,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,并养成定时排便和便时注意力集中的习惯。排便前后可自行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脐周按摩,空拳叩击尾骶部位,以局部出现热感为度,日常中养成良好习惯,肠道才能更轻松。

免责声明: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!

声明: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劲元堂作为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储存服务

参考文献:

1. 张琳.常见病中药外治疗法[M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17:155.

文章推荐
暂无数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