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南省东南部,三川交汇处孕育了一座古老而鲜活的城市——周口,沙河、颍河、贾鲁河三川在此相拥。这片土地上承载着八千年文明印记,享有“羲皇故都、老子故里”的盛誉,更被赋予了“人之祖、史之初、国之根、文之源”的文化标签。
周口地处黄淮平原腹地,160公里的沙颍河如碧绿色的绸带,串起河岸上的千家万户,滋养着万千周口人民的烟火日常。近年来,160多公里的河道经过治理后焕发新生——水清岸绿,昔日脏乱差也已蜕变为生态画廊。川汇区沙颍生态园、沈丘红闸湿地公园等新景点点缀着河道两岸,亭台间老人对弈、孩童嬉戏,绘就了“满城文化半城水”的诗意画卷。这条母亲河不仅是生态的动脉,更见证了周口从漕运古埠向“中原港城”的华丽转身,如今作为连接长三角经济圈的桥头堡,续写着开放篇章。
图片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
周口的文化星空璀璨夺目。淮阳区的太昊伏羲陵被誉为“天下第一陵”,是祭祀人文始祖的核心圣地,在这里保存着自春秋延续下来的祭祀传统—太昊伏羲祭典,2006年“太昊伏羲祭典”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每年的农历二月庙会期间,这里就会人流如潮,2008年单日82.5万人的纪录甚至被吉尼斯记录在册。而鹿邑县太清宫则铭刻着道家智慧——东汉始建的老子诞生地,历经唐代扩建成皇家家庙,与明道宫共同构成探寻《道德经》的朝圣之所。除此之外,淮阳弦歌台上记录了孔子陈蔡绝粮仍弦歌不辍的传道精神,现已成为“孔子周游列国”国家旅游专线的重要节点。而平粮台古城遗址(中国最早方形城)和时庄遗址(最早粮仓城)连续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,揭开了“夏代遗址群落”的神秘面纱。
说起舌尖上的周口,那就少不了一碗汤——“逍遥胡辣汤”,这是周口最炽热的风味名片。起源于北宋末年,八百年传承,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可谓是“河南胡辣汤之乡”。浓汤翻滚,骨汤为底,胡椒、香料提味,一碗胡辣汤,盛尽中原人的醇厚和浓郁。除此之外,柔韧脱骨、唇齿留香的叶氏猪蹄;色白如玉,鲜嫩清香的烧蒲菜,无一不令人流连忘返。
沙颍河的波光里,倒映着太昊陵的巍峨肃穆,也荡漾着关帝老街的灯笼暖光。当游人在万亩龙湖荷香间沉醉,当食客捧着胡辣汤露出满足微笑,当杂技少年在训练场跃起新的高度——周口的生命力正以最本真的方式流淌,让每个抵达者触摸到“华夏文脉始羲皇”的体温。
免责声明: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!
1. 百度百科.周口市[DB/OL].百度百科,2025.08.08. 2. 周口市人民政府.市情概况[DB/OL].周口市人民政府,2025.03.14. 3.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.小吃制作技艺(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)[DB/OL].河南非遗信息系统.2025.08.0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