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老年人常常在夜晚辗转反侧,难以入眠,或是半夜醒来后便再也无法入睡,第二天精神萎靡。那老年人失眠该怎么办呢?
老年人失眠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生理上,随着年龄增长,神经细胞减少,睡眠结构发生变化,深睡眠减少,浅睡眠增多,睡眠能力自然下降。环境方面,老年人适应能力变弱,旅行环境变化、气温骤变、噪音干扰、卧室内强光等,都可能成为失眠的导火索。
心理上,退休后生活节奏改变,离开工作环境,面对健康、经济与家庭问题,容易产生孤独、焦虑或抑郁情绪,进而影响睡眠。除此之外,不良生活习惯,如睡前喝浓茶、咖啡、饮酒、吸烟、看电视太晚等,也会让睡眠离老年人越来越远。
对症下药,重归好眠
调整作息,规律生活
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,是改善睡眠的关键。每天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,避免白天长时间午睡,让生物钟恢复正常节奏。睡前一小时,远离电子设备,减少蓝光对大脑的刺激,让身心逐渐放松。可以泡个温水脚,听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,为入睡做好准备。
心理疏导,释放压力
老年人常因孤独、焦虑或抑郁情绪导致失眠,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可以尝试冥想、放松训练等方式,让紧绷的神经得到舒缓。多与家人沟通交流,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,或者参加社交活动,结交新朋友,让生活充满乐趣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睡眠质量也会随之提升。
环境优化,营造氛围
一个安静、舒适、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,对改善睡眠至关重要。保持卧室安静,可使用遮光窗帘阻挡外界光线,调节室内温度,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和高度适中的枕头,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支撑和放松。
中医调理,温和改善
中医认为失眠与心脾两虚、肝郁气滞有关,可通过针灸、推拿、中药调理等方式改善。常用中药如酸枣仁汤、归脾汤等,但一定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。
饮食运动,助力睡眠
日常饮食中,多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,如牛奶、香蕉、坚果等,有助于促进睡眠。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,以免影响睡眠质量。适当进行轻度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、瑜伽等,既能增强体质,又能放松身心,改善睡眠。
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为老年人的睡眠健康保驾护航。
【1】百度健康. 老年人失眠怎么办〔DB/OL〕. 百度健康,2025-07-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