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住中伏黄金期!艾灸祛寒除湿好时机

“冷在三九,热在中伏。”中伏是一年中最闷热、湿度最大的时段,可谓是三伏当中的“热力担当”啊!中伏通常是在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的前一天,今年的中伏从7月25日开始到8月14日结束,整整20天,可真是无愧于古人为它所起的“长夏”之称。

但是,与此同时天地间阳气升腾到顶点,人体毛孔也最大程度地张开,中医认为,那些在冬季反复侵扰你的老寒腿、关节酸痛、咳喘、怕冷腹泻,根源往往在体内积攒的寒气湿气,而中伏正是大自然阳气鼎盛之时,人体气血浮于体表,此时点燃一支艾条,借其温煦纯阳之力,如同在身体内部点燃一把的“小火炉”,能够驱寒除湿。因此,中伏是进行艾灸的黄金期。那么艾灸对我们的身体究竟有什么作用呢,接下来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。

4087.png

(图片由AI生成)

一、艾灸的功效与作用

1.排寒湿,通经络:艾草燃烧时散发的温热能量,能够轻松穿透皮肤,直达我们身体深处寒湿聚集之地,湿气遇热则化,寒气遇温则散,淤堵的经络就会重新畅通起来,比如因吹空调而僵硬的肩膀、因贪凉而沉重的双腿。

2.健运脾胃,强健根基:夏季贪凉、饮食生冷最易伤脾,导致胃口差、腹胀或腹泻等问题。艾灸中脘、脾玉等穴位,可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,恢复其运化水谷、滋养全身的本职,中医强调“冬病夏治”,而脾胃虚寒者在中伏进行艾灸效果更显著。

3.增强免疫力,预防冬季疾病:中伏艾灸通过刺激气海等穴位,激发人体中的正气,增强抵抗力,尤其对易感冒、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问题,夏季坚持艾灸可减少冬季复发风险。

二、中伏期间艾灸的注意事项

虽说在中伏期间艾灸有诸多好处,但也要注意一些细节,第一就是在时间的选择,最好避开正午暴晒,上午9-11点或下午3-5点较宜,每次每穴15-20分钟足矣;同时务必注意,像体质过虚、实热上火、皮肤有损者最好谨慎选择是否艾灸;以及老人、孕妇等人群需要遵守专业的指导,最后,大家在艾灸后需要避风忌寒凉,小口慢饮温水补充体内津液。


声明: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劲元堂作为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储存服务

参考文献:

1.百度健康.中伏艾灸的好处与功效[DB/OL].百度健康,2025.7.31.

文章推荐
暂无数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