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体因其结构较为复杂,因而病症种类繁多,人们对胃炎应该有所耳闻,然而对浅表性胃炎许多人并没有了解。那么,什么是浅表性胃炎呢?为什么它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呢?又该怎么做呢?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没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的话,那就请跟随小编一起来学习吧!什么是浅表性胃炎?浅表性胃炎有哪些治疗方法呢?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。
什么是浅表性胃炎?
浅表性胃炎为胃粘膜浅表性炎症之一,是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,约占胃镜检查所有慢性胃炎之首。临床上以上腹痛或反流食和嗳气等症状为主症。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,饮食结构改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该病发病率明显上升。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。发病高峰年龄为31~50岁。
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,小凹上皮增生与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,有时可见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的肠上皮化生,不伴固有腺体的减少。病变部位常以胃窦明显,多为弥漫性,胃镜检查为胃粘膜充血、水肿及点状出血与糜烂或伴有黄白色粘液性渗出物。
炎性细胞在粘膜层内呈均匀分布,深度不超过三度。以黏膜浅表性炎症为主,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或中性粒细胞增多,而无明显全身症状及消化道出血等表现为轻症。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腺体增生和上皮变性坏死以及毛细血管扩张。轻、中度为粘膜浅层,约占1/3,重度为粘膜层,约占2/3以上。
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,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,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胃肠疾病之一。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胃病,尤其是对一些胃黏膜比较脆弱的人来说,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防治的话,很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。其中,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。浅表性胃炎主要表现为食欲减少或废绝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严重者会出现食欲不振、反酸和消化不良现象。浅表性胃炎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,饮食问题是其十分注重的一个方面。
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是什么
1、上腹疼痛
浅表性胃炎的共同症状是上腹痛,约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的病人出现上腹痛不规律,这与进食无关,许多人在空腹时感到舒服,餐后不舒服,通常呈弥漫性上腹灼热,隐痛,胀痛。
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进食了一些不适合吃的东西,如冷食、硬食、刺激性食物以及气候变化所造成的。其特点是:上腹部阵发性钝痛或持续性胀痛,可放射至左下腹和右下腹壁,呈烧灼感,有的甚至剧痛难忍,并伴有恶心、呕吐等症。这类上腹疼痛用解痉剂和抗酸剂不容易减轻。
2、腹胀
浅表性胃炎患者当中,腹胀症状者占70%,常因胃内滞留,排空延迟而引起消化不良,若早期未引起注意,晚期可发展成浅表性胃炎。
3、嗳气
大约占位的病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,病人胃中气体增加并通过食管流出,使得上腹部饱胀现象得到了暂时减轻。
4、反复出血
亦以浅表性胃炎为多。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,嗳气反酸,恶心呕吐等症状。属中医学“胃痛”,“嘈杂”范畴。其病因病机与脾胃虚弱,饮食不节有关。出血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在此基础上,合并胃粘膜急性炎症改变所致。
5、其他
许多人在夏季食欲减退,但如果食欲减退同时伴有反酸,恶心呕吐,疲乏无力等症状时,就应引起重视,严重者可伴有便秘或者腹泻等症状,这些均为浅表性胃炎初期表现。
6、浅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阳性体征
体格检查时可有上腹部压痛,极少数病人可出现消瘦、贫血等。
结论:“浅表性胃炎”这一名称听上去很复杂,但如果你仔细阅读了上面的文章,你就知道它属于胃黏膜表层炎症,均为胃部问题,应引起更多重视,戒除平日爱吃辣、饮食无规律等缺点,消除浅表性胃炎。
[1]浅表性胃炎是什么 早期的症状有哪些[DB/OL].胖宝说健康,2022-03-30/2023-01-11